发布日期: 2022年 10月 28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围绕开创“小市有大作为、争创新时代‘第一等工作’”为目标,市林业局不断推进全市林业工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特色亮点
1.国土绿化美化亮点纷呈。全市完成人工造林0.81万亩,占计划的100%;封山育林0.7万亩,占计划的137%,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大力推进森林乡村、乡村森林公园建设,新增8个省级森林乡村和5个省级乡村森林公园。全市国有林场争取“百场兴百业”、管护用房站点等项目22个,资金总计984万元,在全省四小市排名第一。稳步实施了贵溪市双圳林场自然科普博物馆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龙虎山上清林场“智慧林场”及慢生活休闲体验区项目,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双圳、上清林场被选为全省国有林场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完成油茶生产建设1.0万亩,将市政府出台的新造油茶(更新)给予200元/亩、低改提升100元/亩的补助政策落实到位。新增鹰潭龙虎山天然茶油有限公司、江西尚绿科技有限公司2家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
2.野生动物保护争先创优。市委书记许南吉在今年1号总林长令中明确要求深入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行动。结合乡级林长办标准化建设活动,在贵溪市金屯镇建立了鹰潭市第一个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对公众送交、执法机关查收移交以及野外发现的受伤野生动物进行治疗和合理安置,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级林长张小平的高度赞扬。充分挖掘中华秋沙鸭守护者龙虎山护林员全国劳模肖冬样的光荣事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肖冬样为代表最美林业人宣讲活动。计划于11月份在龙虎山举办全省首届大学生观鸟赛、全省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启动仪式和中华秋沙鸭高峰论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对中华秋沙鸭及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通过一系列活动确保我市野保工作全省第一。
3.林地定额争取突破历史。将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作为林业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压缩林地征占用审批时限,在“七天工作法”的基础上,将市级审核时间压缩至三个工作日内。局主要领导每月至少2次去省局汇报林地等工作,主动协调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纳入省级林地定额使用范围。今年已经成功申报林地项目46个,使用林地面积456.6362公顷,争取省级定额415.8066公顷,比去年同期增长423%,争取市级定额200公顷,比去年增长50%,均位列四小市第一,充分保障了市涉林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疫情期间,通过网上办理,先发文后补签的超常规方式,办理沪昆高速梨园至东乡段改扩建工程4个临时使用林地项目的审批工作,确保该项目疫情期间不停工不停产。
4.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显著。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并取得重大成果,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大黄花虾脊兰、极危植物丹霞通泉草。建立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多次监测到猕猴、藏酋猴、鸳鸯、凤头鹰等省级以上野生保护动物,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多次报道。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不断完善和深化林长制。向市级林长提供森林资源清单、森林资源问题清单、林长工作提示单12份,印发督办函6份,积极对接各市级林长深入责任区域开展巡林督导,解决林业资源保护发展问题,全市市县两级林长巡林186次,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问题74个,各级党政领导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2.全面完成松材线虫病防控任务。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共投入防控资金2527万,完成清理疫木25.3万株,清理面积19.25万亩,打孔注药13.1万株,释放花绒寄甲25万只,疫情发生面积、发生株数大幅下降,贵溪市雄石镇疫点已拔除。今年全市拟拔除月湖区疫区和余江区平定乡、潢溪镇2个疫点。在龙虎山景区开展松材线虫病飞机喷药防治作业,飞防面积10万亩次,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的扩散和蔓延。
3.严格抓好森林防火。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平安春季行动”、野外违规用火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严查火种进山入林。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进校园、进景区系列活动,发送短信微信26万余条、宣传手册2.3万本,全方位、多维度营造了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为应对今年极端高位干旱天气,市政府及各区(市)都及时发布了禁火令,所有专职护林员全员到岗,实行每日巡护不少于6小时制度。营造生物防火林带1253.8亩,长度47387米,对全市国有林场11支半专业扑火队进行了达标建设,配齐了人员装备,确保队伍在关键时间“拉得出、用得上、打得了”。
4.切实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完成国家、省部署的打击毁林专项行动、2021年森林督查、破坏森林资源预警图斑等森林资源变动图斑核查发现问题747个,整改率为100%。组织开展林草湿调查监测,建立监测工作数据库。组织开展林地占补平衡试点,稳步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围绕整治滥伐盗伐、毁坏山林、执行国家森林采伐限额不力等涉林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涉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5.积极做好自然保护地管理。配合省生态环保督察组做好生态环保督察相关工作,积极做好信江国家湿地公园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鹰潭市2022年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积极查处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交易野生动物、湿地保护专项行动,加大对市场监管力度,杜绝了违法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现象。成立第二年的鹰潭市护农狩猎队采取猎犬驱赶方式,捕猎野猪几十余头,有效保护林区周边群众安全。完成了信江干流及支流泸溪河全省水鸟同步调查。
6.扎实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调查。积极配合我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组织开展了全市建成区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普查。共普查古树669株,其中50-100年的后备古树415株,100年以上古树254株。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区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挂牌保护的通知》,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二、2023年工作目标
1.科学谋划造林绿化。在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林草局遥感库中需要人工造林和退化林修复的图斑,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上图任务,完成人工造林1.74万亩,退化林修复3.8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的扩大油茶等粮油产业规模要求,科学谋划好油茶造林用地需求,完成油茶生产任务3.45万亩,其中新造2.45万亩,改造提升1万亩。积极策应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森林乡村、乡村森林公园建设,在城市周边、主要通道两侧村庄重点支持打造一批绿化示范基地,新创建8个省级森林乡村。有序抓好现有低质低效林分的改造提升,科学规划设计符合森林景观的“四化”项目,不断丰富我市森林景观。
2.切实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继续深化“林长+”工作机制,深入推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利用考核指挥棒统筹推进林长制与各项林业重点工作深入融合。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打击涉林违法行为的决策部署,加强森林督查查处力度和对违法违规案件的动态跟踪和预测预警,依法严厉打击损害森林资源行为。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的总体思路,统筹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申报和监督管理,积极争取省级林地定额优先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和民生公益性项目建设。围绕矿山生态修复,积极开展林地占补平衡。全面加强全市131.05万亩公益林和55.97万亩天然林的监管,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3.严格抓好森林灾害防控。充分发挥林长制“一长两员”网格化巡山护林作用,强化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引导社会群众自觉减少野外用火行为,抓好重点时段元旦、春节、国庆等防火关键期,有针对性对重点人群、重要区域和重点时段做好管控,加强野外火源管理,严禁火种进山入林。积极落实松材线虫病防治资金,持续规范对除治公司等第三方市场的监管,严防因疫木安全利用不当而导致疫情扩散,对疫情严重的或森林生态条件好的区域,结合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等项目进行更新改造,不断提高林分自身防病抗病能力。
4.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监管。坚持以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逐步完善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灭火、野生动植物监测、气象水文观测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日常巡护和执法力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擦亮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虎山中华秋沙鸭之乡等国字号名片,提高人民群众对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不断完善湿地公园巡查制度,严厉打击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事件,持续开展联合专项行动,坚决打击布网、偷猎、运输、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实现“三无一杜绝”的目标,确保野生动物栖息地区域生态安全。
5.全力推进林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油茶、竹产业、森林药材、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充分用好可以调整部分公益林用于建设高标准油茶林的政策,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种植油茶的积极性。进一步挖掘贵溪市竹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贵溪市竹产业园建设,推进林业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充分挖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有林场的生态价值和功能,利用现有房舍和建设用地,改造提升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持续推广森林康养文化,提高公众对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功能的全面认识,打造形成以国有林场为主体的森林旅游新格局。